金刚石热线电话:025-58861946
关于我们
APP下载
|
系统登录
|
会员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安全提示
为保证您的账户安全,建议您绑定手机号码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试!
确定
×
手机号验证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试!
登录/注册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金刚石云数据
资讯
行业动态
政策跟踪
榜单
土地榜单
新房榜单
宏观
宏观数据
城市房价
招商
合作代理
地块流转
报告
地块研究
月报
年报
服务
楼市地图
720
矢量图
土拍
成交总结
土拍预告
系统
操作手册
系统介绍
云数据登录
在线客服
开票咨询
请备注“索取发票”
首页
政策跟踪
行业动态
地产行业,该翻篇了
2023-11-14 09:06:00
今年以来,地产行业愁云密布,很多房企忧心忡忡,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很一致:
行业到底会低迷多久?这样下去,民营房企还有未来吗?宿命就是被国企、央企收购吗?如果要活下去,房企到底该怎么面对?未来的机遇到底在哪里?……
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谈一谈,黑铁时代,房地产发展的底层逻辑,哪些变了,哪些没变,房企应该怎么面对。
地产行业属性没有本质变化
土地作为与黄金类似的一种稀缺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品即地产具备“投资+消费+生产(生产资料)”三重属性。
黑铁时代,地产行业属性变化的是,投资属性明显降低。国家 2017 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地产市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义,2021 年地产行业五道红线政策和“两集中”政策推出,挤压地产行业泡沫,引导人们弱化地产的投资增值预期,降低地产的投资属性,推动地产行业回归其消费属性和生产属性。
地产属性不变的是:
一是投资属性不变。
地产作为稀缺资源,它的投资属性不会因为消费属性增强而消失,如 2021 年普遍房价下跌的市场形势下,像别墅豪宅和学区房这种稀缺物业不但价格坚挺,甚至有些优质物业还逆市上扬,因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地产这种稀缺性实物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具有更安全的保值功能。
二是支柱产业地位不变。
从消费属性来说,它涉及相关产业就众多,它能直接拉动就有建筑、建材、家电、家具、等产业发展。这也是地产业务为什么经历了 2021 年最冷的寒冬后,在 2022 年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政府又开始对地产行业温和管控的原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生产资料属性不变。
无论未来数字信息技术如何发展,元宇宙等虚拟场景如何发达,但都离不开线下实体给予基础设施支撑,而地产是生产、消费、娱乐等活动的重要线下实体载体,因此,地产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将一直存在,即服务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产仍将是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地产在黑铁时代,相对于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只是投资属性减弱,而消费属性、生产属性未变,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依然牢固,仍是重要的“金属”,只是没之前那么贵重而已,但用途更加广泛,在住宅用途基础上,向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全面延伸。
地产3类客户的需求变了
地产基于其行业属性特点,政府是地产企业的影子客户,地产企业的商业活动最终要服务于政府政治经济诉求,如参与土地一级开发是帮助政府土地收储,土地二级开发是帮助政府改善当地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等。
因此,地产客户包括政府(G),企业(B)和个人(C)三类,在黑铁时代,政府、企业和个人对地产的需求在哪些方面变了?哪些方面未变?
政府层面,希望房企未来承担城市运营商角色,贡献产业发展价值。
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增长期的末端,城镇化率提升空间有限,由城市建设开发向城市运营发展过渡,无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需要房企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承担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
希望地产企业深度介入土地的一级开发、二级开发,以及城市的运营,即要带资干活(协助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为自己干的活买单(买地),最好还能培养和发展产业为政府持续贡献财政收入。
因此,相对于以前,政府对地产企业的需求变化,是要承担城市运营商角色,贡献产业发展价值。
此外,还要提供社会资本、贡献买地的收入和卖房子的税收,以及承担一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基础设施等社会责任,政府做经济理性人,当然是全都要。
企业层面,服务和产品需求更加精细化。
对于很多产业园区的企业,他们希望房企提供的产品能赋能其业务发展,而不是仅仅是初级的生产资料,只提供满足基本生产经营条件的物理空间。
比如某产业地产开发商以前只需向客户租售标准化工业厂房,现在不但扩充多个产品线,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还成立了投资公司,投资园区内具有发展潜力中小企业,直接上场赋能客户经营发展。
个人层面,满足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地产的投资属性减弱,回归消费属性,那么个人将更多从消费品角度出发进行决策,其对产品质量和物业服务质量要求将更高。
地产企业对个来说,价值变化一个是满足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个是从投资增值向持有保值转变;价值不变的是提供住所的功能。
未来房企赚钱的模式也变了
当地产行业不再是产品短缺时代,并由卖方市场真正进入了买方市场,来自客户需求的市场竞争压力倍增,倒逼地产企业的商业模式进化迭代,尤其在价值创造(即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收入来源、成本结构)方面。其中:
一、地产行业的价值创造变了
在价值创造不变是提供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场所实体,但价值创造在产品、服务、场景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要打造精品化的产品(卖精品)。相对于之前,地产企业不能再追求效率打造大众化、低品质的产品,需要围绕客户需求,结合地段条件,对产品全面升级,提供满足其期望甚至超出期望的产品,产品生产方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短平快”,需要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品。
二是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卖专业)。即针对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延伸的服务诉求,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而不是之前为了地产销售和招商增加卖点而提供的锦上添花的服务。
比如物业服务、商业管理、园区运营等等,通过提供专业服务推动地产物业保值增值。
三是要营造生态化的场景(卖生态)。地产企业除了为三类客户提供精品化的产品与专业化的服务外,还需结合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产业环境、文化背景等,整合相应产业资源、政务资源、商业资源等,共同营造生态化场景,满足客户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促进地产项目形成“宜居、宜生、宜业”生态圈。
二、地产行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盈利模式不变的是盈利类型依然是销售/出租地产产品赚钱、提供专业服务赚钱和通过产融结合赚钱三类。
其中收入来源比例最大的将依然是销售地产产品,因为地产的消费属性、投资属性和生产资料属性等功能发挥,都需要实现对其占有,无论三者属性之间比例怎么变化,购买/租赁地产产品仍是主流交易模式。
但具体的盈利点和盈利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拿地成本越来越高,未来房企赚得不再是土地升值的钱,而要依靠真正的产品力赚钱,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伎俩不再有效。
具体或将由“卖楼花”向“卖产品”转变,需要将真正完工且有正式产权的地产与客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也将推动地产商向制造商转型,未来房企市场竞争就像制造业企业一样,拼产品背后的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和精益管理等。
其次,在提供专业服务赚钱方面,盈利模式将发生以下变化:
一是通过地产开发专业能力赚钱。比如从事代建和老旧小区改造业务,由重资产的地产投资开发商向轻资产的地产开发服务商转变。
二是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和推动物业增值保值赚钱。
即深度介入地产物业运营,在现有的基础物业服务基础上,针对地产物业客户生产、生活、生态需求痛点,开展运营,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地产物业资产增值保值。
三是通过输出职能专业能力赚钱。
这类服务主要面向房地产的B类客户。比如万科的规划设计职能、碧桂园的人力资源招聘职能,都成立专业公司,承揽外市场客户业务,与市场上的专业规划设计公司、人才猎头公司开展竞争。
第三,在借助产融结合赚钱方面,将发生以下变化:
以前在开发建设阶段,房企主要靠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的财务杠杆放大经营效益赚钱,以及利用贷款利息与地价升值的差价赚钱。
未来一是发行金融产品赚钱。将利用地产的投资属性设计为金融产品发行赚钱,如 REITS。
二是金融服务赚钱。在地产运营期间,为地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赚钱。地产企业作为自身地产项目的平台运营商,掌握客户在平台上生产、生活形成的各类信息数据,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数据开发成数据资产,联合或与金融机构开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等业务。
三是开展产业投资赚钱。
通过地产运营,梳理客户需求空白点与痛点,发掘新业务机会,联合外部投资机构开展产业孵化投资赚钱。同时,通过地产运营,深度服务企业客户,识别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客户,通过地产物业或物业租金入股 、联合投资机构入股等方式,赚取股利分红和入股企业的资本增值收益。
发展建议
基于地产行业的变化,建议房企从业务、能力、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厘清未来发展的业务赛道、核心能力、路径举措,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分享地产行业发展红利,活下来并活好。
首先,在业务层面“顺趋势、断舍离”,聚焦赛道。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
一要放弃规模执念,及时中断不能盈利的业务,将企业有限资源回归地产主业,保障地产主业现金流。
二要放弃之前重开发轻运营的理念,主动离开地产开发业务舒适区,积极进入地产运营这个业务压力区,将资源向地产运营业务倾斜,努力提升地产运营业务比重,由项目开发型的游牧社会向运营项目型的农耕社会升级。
其次,在能力层面“补短板、强弱项”,重塑能力。
在地产开发业务方面,瞄准产品力提升和成本力提升(即打造极致性价比产品),加大客户研究、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落实客户导向职能投入,补之前轻视市场客户的能力短板。
同时进一步加强工期管理、成本控制等职能,强化之前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弱项。在地产运营业务方面,需要以推动物业保值增值为指引,投入人力物力。
组建专业团队,补齐地产运营方面的商业管理、“电、气、热、网”等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社区建设等能力短板,增加地产运营项目客户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升级诉求满意度。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物业“三保一绿”(保安、保洁、保修、绿化)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地产运营项目客户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基础诉求满意度。
在地产资本化业务方面,需要建立“投融管退”业务全链条,全面对接资本市场,补齐在“管退”链条环节短板,如:REITS 等金融产品的设计、发行能力和以 LP 角色管理地产项目运营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投资、融资链条环节的能力,以更苛刻的项目投资回报率对接资本市场,并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从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获取大量低成本融资,为地产项目开发与运营提供充沛的现金流保障。
最后,在策略层面“慎思之、笃行之”,守正创新。
一要慎重发展第二曲线,尽量不开展与现有业务非相关的新兴业务,因为当前黑铁时代,传统住宅地产自身余粮不多,向新兴业务输血有限。
万科前几年趁着住宅地产主业还在高歌猛进,积极转型升级,拓展孵化了住宅地产之外不少新兴业务,但除了物业、商业地产、物流地产三个业务,其他新兴业务乏善可陈,而商业地产与物流地产在行业中的地位,也是通过分别并购印力、凯德购物中心和普洛斯实现。
现实中业内龙头在白银时代发展第二曲线成功率都低,所以发展第二曲线必须慎重谋划布局。
二要切实力行既定策略,不受外界影响,保持战略定力。像龙湖将商业运营确定为其主航道,全力打造龙湖天街,目前龙湖天街知名度不逊于大悦城、凯德广场。
三要在慎思、笃行基础上守正创新。
当年碧桂园发展机器人业务,被机器人业内人士不看好。曾经有机器人行业专家面试时,问HR碧桂园发展机器人业务有什么优势,HR 认真思考后回答我们有钱,如实地反应了碧桂园在机器人业务除了钱和杨老板的激情之外,其他都是空白。
但是碧桂园立足住宅地产主业,聚焦发展房屋智能建造机器人,创新发展简单实用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公司发展高精尖机器人展开错位竞争。目前碧桂园机器人业务,一方面可以用于自身住宅地产开发业务,促进人工成本改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提高住宅地产主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碧桂园机器人业务直接参与房建市场竞争,成为推动碧桂园业务发展的一个新动能。
黑铁时代,虽然之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还,但地产企业若正视时代变化,把握行业发展逻辑,积极转型升级,仍将有美好的新未来!
大家都在看
直接砍价700万元!上海法拍房价格大跳水
2023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稳健经营榜、重振榜解读
2023年1-11月房企销售TOP100
三招可救地产
最近楼市有个新变化!
购房也有冷静期?武汉推“30天无理由退房”
金刚石云数据
关于我们
城市土拍
产品服务
开放平台
智慧屏
智慧屏案例
咨询热线
电话:025-58861946
手机:18052062606
QQ:2312506343
微信:18052062606
公司地址
南京总部:南京市江北新区星智汇商务花园14-1幢
合肥公司:合肥市蜀山区卓誉中心17楼
徐州公司:贾汪区绿地宾果街领海办公楼南楼
镇江公司:镇江市润州区万达写字楼B座
苏州公司:苏州市工业园区乐嘉大厦9层
无锡公司:无锡市梁溪区国金中心25楼
金刚石订阅号
金刚石服务号
南京默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JGS ‖
苏ICP备18061703号
‖
公网安备320112020005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099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