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30日
关于我们
APP下载
|
系统登录
|
会员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安全提示
为保证您的账户安全,建议您绑定手机号码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试!
确定
×
手机号验证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60秒后重试!
登录/注册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金刚石云数据
资讯
行业动态
政策跟踪
榜单
土地榜单
新房榜单
宏观
宏观数据
城市房价
招商
合作代理
地块流转
报告
地块研究
月报
年报
服务
楼市地图
720
矢量图
土拍
成交总结
土拍预告
系统
操作手册
系统介绍
云数据登录
在线客服
开票咨询
请备注“索取发票”
首页
政策跟踪
行业动态
地产行业出清,进入高峰期!
2023-05-26 07:30:00
最近,惠州五折卖房的消息爆火。
虽然后面消息被辟谣,只是因为精装改毛坯,备案价调整导致市场误读,但降价卖房的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
当前全国楼市“以价换量”的情况,已经是主流。就算是最有市场号召力的头部品牌开发商,也都加入到了价格战的混斗之中。
所有房企几乎都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先求生存,后求发展。
除了营销策略趋同,房企在布局战略、融资战略、投资战略、产品战略、人才战略等各个维度上,拥有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小。各家房企的企业发展战略,开始高度统一。
大家战略方向都一样,也就等于没有战略
。因为企业战略原本是一种差异化竞争手段。
当企业的生存状态,不再是差异化的百花齐放,而是一切为了生存。千军万马挤同一座独木桥,会让接下来的行业竞争更加激化,房企的淘汰速度也会进一步加速。
风高浪急,地产行业出清或许才刚进入高峰期。
一直以来,地产行业是最爱谈战略的。各位明星经理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企业经营打法。规模型房企、成长型房企、中小型房企、区域龙头型房企,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活法。
有的追求高周转、短平快的薄利多销;有的追求成本精益、主攻供应链优势;有的追求极致深耕、品质制胜的产品突围逻辑。
彼时的企业战略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原因就在于行业的容错率高,且资源分布相对均匀。资金、土地、客户的集中度都不高,每一个市场都可以挖到金。
但是现在,城市、企业分化明显,行业的优质资源越来越集中,这就让正确的路变得单一,赛道也变的异常拥挤。
1、容易战略被动,民营房企依然没有选择权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就是融资。过去房企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境内境外、银行私募、长期的钱和短期的钱,房企需要做的是根据发展战略,综合权衡融资规模、节奏、渠道和成本。
但现在,对于大部分房企来说,几乎没有选择权。
虽然说纾困运动轰轰烈烈搞了快两年,针对民营房企也出了不少金融支持政策,甚至出了优质民营房企白名单,提供增信,希望金融机构重点帮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资金方针对民营房企的融资通道依然是关闭的。
据市场的统计数据,4月份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同比疫情严重时,还下降了5.1%,环比更是下降了38.8%!投资人和债权人出现了大范围的撤离。
银行、信托等主流的融资渠道,几乎都进行白名单管理,基本只认国央企开发商和头部优质民企,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企来说,没有主动挑选资金来源的资格。一些救命的纾困资金,成本也很高,很多都超过10%。
对于企业来说,借贷结构、资金成本、还款方案,企业都没有话语权,更没有主动调整的能力,融资战略已经名存实亡。
2、投资战略收缩,热点板块穿马甲抢地
比资金更短缺的,是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
这两年,几乎所有房企的投资战略都已经统一,那就是:战略收缩,向核心城市、核心板块回撤。
过去在全国各地讨生活的房企,突然全部扎堆到一起。直接拱热了核心城市的土拍市场。
今年一二线城市的土拍,可以说是拍一场火一场。
今年北京昌平一块地,创下了北京自有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以来,最多房企抢地的记录。深圳在去年流拍的土地,在今年重新上市甚至实现了超过10%的溢价。
市场很冷,地很难拿,赛道很挤。很多地方的拿地规则,也从过去的竞现房、竞自持,到封顶摇号或封顶中位数模式。
不少房企,为了摇中绞尽脑汁,甚至开发出了“马甲战术”,也就是找一些没有关联的公司去参加摇号,摇中了再进行股权转让。深圳有房企和一些有拿地资格但没有拿地能力的暴雷房企谈判,通过支付“代拍费”的模式,使用拍地资格。在一个二线城市,甚至有块地有31家公司报名。但是,真正穿透后发现,其中拿地马甲,就达到了11家。
随着城市分化不断加剧,全国不少地方的楼市已经风高浪急,确定性强的一二线城市成为房企的避风港,挤不进去,就可能出局。
投资扎堆,造成房企拿地竞争白热化,拿地难、溢价高。
当所有房企都开始“区域深耕”、“战略收缩”,投资战略就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大家一起挤独木桥。中小房企想要活下去,也只能和规模房企硬刚。抢蛋糕的淘汰赛,越来越激烈了。
3、产品战略扎堆,同质化竞争理激烈
土地供应愈发稀有,产品自然必须一次做“对”。
行业容错率下降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大家都疯狂的拥抱“确定性”,瞄准“改善时代”,做安全的产品。
而所谓的安全,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市场验证过的产品,照搬过来;一种是标准化的产品。
当下的房企和项目,几乎都抱着一种“不管出不出彩,反正不能出错”的心态。各家项目的户型设计、立面设计、公共空间、甚至营销推广,都越来越雷同,产品标签也越来越模糊。
同质化的产品,带来同质化的竞争,最终结果就是降价促销。
遥想2014年前后,房地产行业曾经出现过一次“百花齐放”的多元化趋势,各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地产行业曾经的四大神盘,也都差不多时间出现。他们都是高度个性化的,在行业中几乎找不到同质化的产品。
但是创新的出现,需要研发投入和试错空间。制定并坚持差异化的产品战略,也需要企业有从容的生存环境。
当新项目都是清一色现代极简、现代中式的设计语言,企业的产品战略,也就等于没有战略了。
4、经营思路雷同,开源节流,自谋生路
当房企的经营思路从“求发展”变成“求生存”,外部环境恶劣,“刀刃向内”也就呼之欲出了。
所有的房企、房企所有的部门,都在想尽办法开源节流。
一是省钱,能自己干的都自己干,尽最大可能减少外包。自己不擅长的,也要找到大的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
二是赚钱,不仅自己的活儿要自己干,还要专业输出去帮别人干。各个专业条线都要创收,自谋生路。
去年最火的是工程线,专业输出做“代建”;今年热度飙升的是营销部门公司化,提供“代销”服务;甚至今年,碧桂园人力部门,也独立出来,提供咨询和猎头服务。
一手“节流”,一手“开源”,现在的房企经营,像极了囊中羞涩的中年父母,一边省吃俭用,一边做副业养孩子。哪有什么理想和未来计划,大家的眼里都只有今天。
5、人才战略精简,降本增效准备过冬
在过去有一段时间,地产行业流行一句话,“人才储备比土地储备更重要”。如今,大部分的房企已经不再进行土地储备,手里的土地够用两年就可以。房企对人才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过去房企的人才战略差异明显,有些重培养,倾向于内部提拔嫡系,有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培养体系;有些重激励,通过高薪水、高福利留人挖人,也爆发出了很强的市场进攻力。
随着地产利润下滑,大家也逐渐开始殊途同归。
一是加强竞争,业绩说话。不管是区域裁撤、还是人员缩减,只考虑业绩达标情况。不少房企都进入强考核模式,按照季度滚动考核,业绩不达标就淘汰。
甚至一些逆势扩张中的央国企,也开始从内部提拔走向外部空降,让人才队伍更加市场化,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是人效至上。企业对人才的内部盘点越来越细致,降薪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地产高层普遍降薪20%-30%,许多公司对中基层员工,则根据人才盘点、绩效考核来重新定级定薪。
行业收缩,人才不再是稀缺资源,企业需要思考的不再是“如何吸引”,而是“如何筛选”。地产人的“卷”,也就从过去的“卷事”,变成现在的“卷人”了。
其实,所谓的房企战略趋同(融资战略、投资战略、产品战略、经营战略、人才战略),归根结底,就是房企的生存模式,已经变得非常单一。
大家抢同样的地、同样的钱、同样的客户、同样的员工,造成的结果就是:
1、土拍溢价上升。最终结果就是拿不到地的淘汰,拿到地的利润降低。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出现。
短时间内,全国土拍市场都将是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甚至市场越差,我们反而会听到越多房企疯狂抢地的新闻。大家抢的不是地,是诺亚方舟的登船券。
2、客户认可度下降。同质化的产品,必然掉入价格战的陷阱。行业的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下滑。产品交付品质,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3、企业加速淘汰,人才溢出效应加剧。目前很多地产人跟明源君吐槽,被裁员的找工作“卷”,有工作的也比以前更“卷”。甚至为了表现,没活儿找活儿干。“卷”得自觉又主动。
这种情况,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所改变。风高浪急,船上每个人都只能努力抓紧缰绳。面对世界范围的下行周期,个人能做的很少。
或许我们也要像房企一样,没有战略,只有生存。
大家都在看
出路在哪?
提前还房贷,聪明还是愚蠢?银行员工直言:不少人在“白送钱”
魔幻的一幕?中国房地产,实现一个新模式
深圳禁止“负首付”
有人要哭了,至少50%的新区的未来兑现极不确定!
房子太多,可把他愁死了!
金刚石云数据
关于我们
城市土拍
产品服务
开放平台
智慧屏
智慧屏案例
咨询热线
电话:025-58861946
手机:18052062606
QQ:2312506343
微信:18052062606
公司地址
南京总部:南京市江北新区星智汇商务花园14-1幢
合肥公司:合肥市蜀山区卓誉中心17楼
徐州公司:徐州市云龙区新城区绿地商务城翡翠loftA
镇江公司:镇江市润州区万达写字楼B座
苏州公司:苏州市工业园区乐嘉大厦9层
无锡公司:无锡市梁溪区国金中心25楼
金刚石订阅号
金刚石服务号
南京默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JGS ‖
苏ICP备18061703号
‖
公网安备320112020005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099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