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个村子火起来了:
一年狂赚600亿,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6.5万。
这个村的党委主任更是说:
赢麻了的这个村到底是哪里?
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一个村超过了某些市。
其实,除了东阳外,中国的一些其他县城也是关注度极高。
到底是哪些?
喏,就是这个赛迪顾问出炉的最新百强县的排名:

一时间,别人家的县城,别人家的一切,等等又让不少县城艳羡。
在看这些百强的排名的时候,我们先来看门槛是什么?
GDP≥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
这两项指标对判断城市的价值有大的作用。
GDP是综合实力的象征,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是代表这个城市的活力,经济的活跃度,这个值越高越好。
在这些城市中,我们不妨来看前20名:
这些分布基本上被江苏,浙江这两个省包揽了一大半。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千亿县新增了10个,分别是:
伊金霍洛旗、瓦房店市、东台市、高邮市、仙桃市、沛县、闽侯县、邹城市、仪征市、寿光市。
其中有不少县城的生产总值名义增速高于6%。
也就也就意味着2022年,有54个千亿县诞生。
县域经济在2022年是大放异彩,接下来将会持续带给我们惊喜!
2
为什么这样说?
1、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县域经济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口。
可以看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2023年6月份,环比下降0.2%,同比是0,是持平的状态。
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
这两个数据是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数据,可以反应当下的经济状态,直接看图就好了,不过多的去解读。
只能说一句,当下我们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跑的并不是那么理想。
接下来,我们看到,消费疲软,制造业……
2、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系列政策的加持:
特别是前几天的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其中提到了:
“灰头土脸”的民营经济,终于精神抖擞起来了。
那么到底哪里民营经济比较活跃呢?
可以看这张:2021年分区域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浙江占比是43.7%,广东占比41.9%,江苏占比60.5%,山东省的占比是62.4%。
而这些民营经济GDP占比中,县域经济占比非常多。
最典型的就是昆山,昆山甚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第一县”。
一个县级市,经济能达到如此规模,与他们强大的产业实力紧密相关。
富士康、仁宝电子、世硕电子、友达光电等产业比较多,昆山抖一抖,江苏都要颤一颤真的不为过。
3、县域经济的强势输出
再来看:
县域经济的空间还是比较宽广的,毕竟这些地方也是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地方。
就比如:晋江的鞋服产业已经超过了2000亿的规模,我们熟悉的品牌像安踏,361,贵人鸟,特步等都是在这里孕育的。
石狮市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每年大约超过11亿服装销售全球各个国家等等。
民营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力量,到底有多大?
我们就以阳谷县来说,基本上占比为95%。
一方面聚焦优势,铜产业以及食品产业升级,另一面突破光电线缆行业等发展特色集群。
截止到2023年6月,全县200家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191家,占比95.5%。
3
最近,这几年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县城加入这场竞争中。
前几年,风风火火的曹县,在2020年,菏泽人均GDP中是山东全省的倒数第二,默默无闻的小县城。
汉服兴起后,抓住了电商风口,最终形成了汉服霸主的存在:
拥有汉服产业链商家2千多家,消费者每买3件,其中就有一件来自这里,“北上广曹”成为一种梗。
除了汉服以外,曹县的棺材出口也是比较厉害的,几乎是垄断性的存在,可以这样说,日本90%的火化用棺材都来自于曹县。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中部县城,你很难想象到全国大部分的酸辣粉都是产自这里。
就是河南通许
一个农业为主的城市,抓住了酸辣粉的机遇,再利用政策的倾斜,艰难的走出了这条路。
除此以外,还有这些特色的城市:
你会发现有些县城已经走出国外!
但是,有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利用特色走出来?
县城没有创新,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真的很难。
特别是一个中西部城市,因为大部分的高新区技术产业不会落户在这里,基本上都被一些二线城市以及以上的城市占有。
所以,特色就非常的重要,但是特色背后是长期的铺垫。
就像曹县,2020年,凭借着151个淘宝村、17个淘宝镇的数量,夺下了“淘宝村百强县”名单的亚军。
有电商+抓住风口,才能起飞,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同样是做农业,山东寿光走出了自己的模式,很多城市依旧在探索中。
最典型的还有慈溪的县域经济:与全国家电四大基地,广东顺德、山东青岛、安徽合肥齐名,且慈溪是唯一县(市)域模式。
除此以外,县域经济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最典型的就是人口。
虽然有些县城已经出现人口回流的现状,但是新增人口依旧是非常少。
这是湖南省部分县城的概况:
GDP,常住人口这些数字,你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根据七普数据,与2010年相比,339个城市中,184个城市保持人口增长,仅有海南定安县人口不增不减,而154个城市处在人口收缩状态。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数字产业,智慧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大的壁垒。
工业我们可以弯道超车,但是这些需要长期的改变。
最后,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的就是创新,对人才的引进是最为关键的。
但是我们来看,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前30强,基本都是在一线或者二线城市。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县城即使经济发展的不错,但是与大城市相对比一下,差距立马都出现了。就业的环境和广度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4
在未来,你会发现,县城也是在分化的。
这种分化造成一部分县城会越来越收缩,一部分县城虹吸效应更强。
但是对于这些县城的楼市来说,我的态度是有一套自住,特别是一些中西部的县城,即使有特色,还是要谨慎。